教師資格
網站導航
手機APP

手機Web端瀏覽
1、直接輸入 wap.zgjsks.com
2、掃描二維碼訪問
網站導航
手機APP
手機Web端瀏覽
1、直接輸入 wap.zgjsks.com
2、掃描二維碼訪問
您現在的位置:中公教師網 > 國家教師資格證考試 > 綜合素質 > 小學 >
來源:中國教師資格網 時間:2020-11-09 18:08:37
課程推薦:
一、考情介紹
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屬于職業理念三觀之一的教育觀部分,主要是以單選題和材料分析題的方式進行考查。單選題以理解性例子反選為主,材料分析題經常會結合具體教學事例一起考查。
二、知識點分析
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,以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,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,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,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。具體內涵有以下幾方面:
記憶口訣:提速個性創兩全
三、練習題
1.班主任馬老師常對學生說:“先學做人,后學做事。社會需要的是身心健康、和諧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,而不是只會死讀書的‘呆子’”。這表明馬老師具有( )。
A.開拓創新的理念 B.素質教育的理念
C.自主發展的意識 D.因材施教的意識
【答案】B。解析: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,以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,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,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,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。題干中強調培養“身心健康、和諧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”,體現了以提高學生基本素質,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,而不是只注重分數,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,故本題選B。
2.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,以提高國民素質和民族創新能力為宗旨,著重培養學生的( )。
A.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B.良好習慣和自主意識
C.良好的個性品德 D.學習能力和生活能力
【答案】A。解析: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中包括“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”,題干中問的是“著重培養”,故A項符合題意。
3.材料分析題
下面是劉老師在班主任工作會上的交流發言。
我班上有一個讓各科老師都很頭疼的小男孩,叫小安。他經常在課堂上做小動作,有時還會說上幾句“俏皮話”,引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;他的作業字跡潦草,龍飛鳳舞.....經過觀察,我發現小安雖然調皮搗蛋,但他特別喜歡繪畫,我就經常和他交流繪畫心得,鼓勵他參加學校的繪畫比賽。有一天,小安在我的耳邊輕輕地說:“我是一個壞孩子,成績不好,又不聽話,老師經常批評我,同學們也嘲笑我。”聽了小安的話,我心里一緊,小安由于不斷受到否定的評價,對自己失去了信心,于是就破罐子破摔。
找到癥結后,我便對癥下藥。一次,在課堂練習時,我指著他的作業本說:“你看,這樣亂糟糟的,多不好看啊!你想把字寫好嗎?”“老師,我想寫好,但就是寫不好!”我接著說道:“你沒有去做,怎么知道呢?試試看,好嗎?”他點了點頭,在作業本上認認真真地寫了一個字,雖然出了格,但比之前有了較大的進步。我不失時機地說:“寫得多好,如果能把字寫小點是不是就更好看了?”只見他一筆一劃寫得可認真了,等他把作業交上來時,我在他的本子上寫了一個“優”,并且蓋上了一朵鮮艷的“小紅花”。
漸漸地小安也自信多了,字寫得越來越好,學習也更加積極主動,學習成績提高了,還贏得了學校繪畫比賽的二等獎。
問題:
請結合材料,從教育觀的角度,評析劉老師的教育行為。
作答方法——分條列點,結構完整清晰
(1)答題模板——原理+原理解釋+分析材料+如何做
(2)答題要求——分條列點,標志詞明確
(3)總-分-總
作答如下:
劉老師的教育行為踐行了素質教育的教育觀的具體要求,是值得肯定的。
首先,劉老師的教育行為體現了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。材料中,劉老師沒有因為小安調皮搗蛋而放棄他,反而對他格外關注,幫助小安提高提升,這說明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。
其次,劉老師的教育行為體現了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。材料中,劉老師在關注小安繪畫特長的同時,也積極關注小安的其他方面,如寫字練習。劉老師積極指導小安寫好字,鼓勵小安,幫助小安樹立了學習的信心,促進了小安的全面發展。
再次,劉老師的教育行為體現了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理念。材料中,素質教育認為每個學生都存在差異性,因此教育在重視人的全面發展以外還應當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。劉老師重視小安的繪畫特長,經常與小安交流繪畫心得,并鼓勵小安參加繪畫比賽,有利于學生展示個性,滿足了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。
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,我們應該踐行素質教育,學習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,保證自己的教育觀念的正確性。
相關推薦:
教師資格證成績合格分數線|成績查詢入口-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網
中公講師解析
關注微信公眾號“qgjszgks”
回復【科目代碼】查看各學科對應科目客觀題答案
回復【2021面試】獲得教資面試試講+答辯+禮儀示范視頻
注:本文章用于訪問者個人學習,版權為“中公教師網”所有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中公教師網"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